国内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充斥着大量的运动手环、智能手表等产品,但是这些产品大都只是打着健康的噱头刺激一时的消费,不能够刺激消费者持续性的使用和购买,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,产品功能简单而且同质化严重,整个市场距离真正地发展与繁荣还有很远的路途要走。
★技术层次低市场价格乱
并不是可以穿戴在身上的设备网络现场棋牌就叫做可穿戴设备,可穿戴设备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,即可长期穿戴和智能化,也就是说,这类产品必须能够让用户愿意长期穿戴,并且能够增强用户体验,这就要求产品在满足无线联网之外,必须拥有完整的电路系统,必须能够独立处理任务。
但是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却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,比如各种各样的运动手环产品,只支持运动量、血压、心率监测等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功能。手环产品在硬件设计上对工艺水平的要求比较高,包括材料、外形以及供电方式的设计等,更为复杂的是传感器设计和电池续航能力,这两大关键因素已经成为整个行业难以攻克的障碍。
传感器和电池续航能力主要依靠微机电系统来执行,而我国微机电系统主要依靠长三角的初创企业,技术水平远远不及欧美巨头,造成了国内市场整体技术层次居于较低的水平。除了技术水平较低,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还存在着价格混乱的问题,整个市场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,产品从几十块到一两千什么价格都有,宣称有健康保健功手机棋牌下载app能的产品还可以卖到更贵。
★娱乐性有余,技术是短板
尽管可穿戴医疗概念被一再热炒,但是现有的技术水平并不足以支撑一款优秀的可穿戴医疗产品,市面上的产品大都娱乐性有余,医疗水平不足,很多科技公司生产的手环功能越来越接近智能手机,而不是一款医疗产品。
可穿戴医疗设备必须要做到精准无误的检测,这就需要心率、体温、皮电反应等不同的医疗感应器来配合,在这方面,国内并没有针对性的监管机制。宽松的监管之下,互联网公司生产的可穿戴医疗产品大都采用的运动传感器,测量的数据精准度远远不能够满足医学水平,因而无法应用于临床诊疗,只能作为娱乐性产品。而传统的医疗器械公司具有技术上的优势,这类公司生产的可穿戴设备能够达到医疗级别,可能成为这个市场的主体机构。
另外,可穿戴医疗设备必须具有实用的医疗功能,而科技公司生产的产品更倾向于科技元素的叠加,忽略了实用的医疗功能,这是可穿戴医疗产品面临的另一难题。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,是研发团队缺少专业的医学背景,产品的开发全部依靠工程师思维。
在大的市场环境方面,我国并没有形成成熟的运动氛围,人们也没有养成科学的健康观念,这也是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发展面临的巨大阻力,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人们购买这类产品更倾向于一时的尝鲜,很少会持续使用和再次购买。
[1] 图片来源:ZOL新闻
[2] 数据来源:德勤咨询《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》